昌邑区土城子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关于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的决策部署,创新“五抓五强”工作法,构建起“党委领导、部门联动、群众参与、文化浸润”的基层治理新格局,实现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、意识形态阵地稳固、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。
抓组织强根基,构建责任闭环体系。高位统筹聚合力。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“扫黄打非”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“1+12+N”组织架构,形成“党政主责、部门协同、村社联动”的责任链条。制定《土城子乡“扫黄打非”工作责任制》,实行“周走访、月调度、季总结”机制。网格管理织密网。划分12个行政村为基础网格,配备113名网格员、24名社会监督员,构建“十户联防”微网格。创新“党建+网格+微小事”模式,将“扫黄打非”纳入基层治理“一张网”,实现隐患排查、信息上报、联动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。
抓宣传强引领,筑牢思想文化防线。阵地融合促浸润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农家书屋、民俗展馆等阵地,打造“15分钟宣传圈”。建成“扫黄打非”文化广场,设置宣传展板12处,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。活动创新树品牌。将“扫黄打非”融入非遗文化传承,举办“巧手传非遗”“民俗鹰猎展”等活动。结合“4?26世界知识产权日”“七?一”等节点,开展“扫黄打非进万家”主题活动,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,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。线上线下齐发力。利用“土城子乡”公众号推送政策解读、案例警示等信息,开展“法治宣讲进校园”活动,覆盖全乡中小学500余人次,增强青少年辨别力和免疫力。
抓治理强震慑,净化文化市场环境。专项行动提质效。聚焦“清源、固边、净网、护苗”四大专项行动,2024年开展联合执法12次,检查校园周边文具店、书店、宗教场所等重点区域60余次,收缴非法出版物2本,清理有害信息15条。建立“错时巡查”机制,在寒暑假、开学季等重点时段开展突击检查,实现监管无盲区。未成年人保护再加码。开展“护苗2024”专项整治,清查校园图书 2000余册,通过家长群推送《致家长一封信》,引导家庭参与文化监督。联合派出所、学校开展“防沉迷网络”专题讲座,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。
抓融合强联动,凝聚共治强大合力。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。将“扫黄打非”纳入“干净人家”“美丽庭院”评选,开展“三诺、三问、三亮”活动,评选文明家庭50户,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。与基层治理工作协同推进。建立“扫黄打非+网格化管理”机制,联合司法所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,培育基层法治骨干24人。与公共文化服务互促共进。依托农家书屋开展“书香土城子”读书季活动,配送正版图书1000余册,打造“家门口的文化粮仓”。举办“非遗文化节”“农民丰收节”等活动,用正能量文化产品占领农村阵地。
抓机制强保障,夯实基层工作基础。制度建设规范化。制定《“扫黄打非”信息上报制度》《举报奖励制度》等4项制度,建立工作台账动态管理机制,实现“底数清、情况明、处置快”。队伍建设专业化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,2024年组织专题培训4次,覆盖工作人员60余人次。组建“五老”志愿者队伍,发挥离退休干部、教师等群体余热,形成“专群结合”的监管力量。场所保障常态化。2023、2024年投入5万元用于阵地建设、宣传教育,确保工作落地见效。
下一步,昌邑区土城子乡将继续以“扫黄打非”基层站点建设为抓手,深化“五抓五强”工作法,构建文化安全防控体系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,为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贡献基层力量。